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是独立设置的综合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,地处武汉城市圈,坐落于风光秀丽的鱼米之乡、中华孝文化名城——孝感,交通便利,环境优美。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大比武活动,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建,以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改革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近年来,学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比赛中,获奖200多项。学校先后荣获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、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。2019年12月,学校被确定为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。
4月10日,全国首届“华航唯实杯”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再传捷报,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参赛选手周攀获得高职组全国一等奖。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学生未能返校,给学校备赛带来诸多困难”。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校长朱虹指出,疫情防控期间,学校坚持“停课不停学、停课不停训”,加强统筹协调,精心部署安排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教育教学”作用,实施在线授课、指导、讨论、答疑,为学生备赛助力加速。
通过技能大赛训练,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均得到显著提升。近几年,学校学生在就业及职业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核心竞争力。
古明良,机电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。在校期间,该生学习认真刻苦,成绩优异,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国家二等奖,大三实习阶段被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录用,现任海工项目部副经理,曾参与了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。
陈志刚,机电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。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,在老师的关心及鼓励下,他笑对人生,勇攀高峰,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、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。现就职于深圳一家电子公司,负责产品运营工作。陈志刚用双拐支起自己的一片蓝天,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砥砺前行。
截至目前,机电工程学院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国家级别大赛中获奖50多人次,国家一等奖6项,国家二等奖5项。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,屡屡夺金的“硬核”在哪里呢?
专业课程模块化 推进教学相长
数控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央财支持重点专业,“数控编程技术”为国家级别精品课程,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别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、国家级别校企共建实训基地。学院基于夯实基础、强化模块、突出技能的方针,合理组建专业群,制定实施“大基础·宏模块”教学改革培养方案,构建“底层共享、中层分立、高层互选、竞赛必参”的“平台+模块”专业群课程体系,并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技能模块和特定竞赛模块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,设置7个竞赛拓展模块。学生必须修完本专业群中的全部专业基础课及“2+2”个模块(技能模块选修2个、专业指定竞赛模块1个和竞赛拓展模块自选1个)。
技能竞赛项目化 激发师生活力
学校根据国家、省、校级各类大赛内容,组建竞赛团队,实行项目化管理,实施一个专业对应一个比赛项目、一个项目成立一个导师团队、一名导师负责一个团队的“导师+项目+团队”训赛运行机制,每个项目导师带1至2名青年教师,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将导师团队培养成教练型导师团队,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,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升。目前,机电学院已有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、1人为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,建成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、省级教学团队1个。在竞赛训赛过程中,每位领导挂帅一项大赛,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觉参与至少一项大赛的指导,全员参与,营造浓厚的训赛育人氛围。
第二课堂常态化 实现实践育人
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,引导学生组建社团,加入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,积极打造机电创新协会、机电创新研究所、机械协同创新中心、学校、企业“五位一体”的大赛培育“匠炉”。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,将机电专业全部新生分层吸纳“入炉”,分别进入协会、研究所和协同创新中心;学生“入炉”后,通过熟悉“匠炉”规则、感受企业氛围、锤炼工匠精神、培养团队意识等尽快“熔炉”;教师再通过案例启发、基地实训、零部件制作、产品研发等对学生“炼炉”,培养创新意识,激发创新兴趣,挖掘创新潜能,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和机电技术研发能力;2至3年后,学生分别在3种不同的“匠炉”中,以设计方案、制作零部件、研发产品、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级别大赛检验等“出炉”。学生从“入炉”到“出炉”,实现了训、赛、创、培多元提升,锤炼“双创型”工匠人才。
(朱志强 吴春花)
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: